中央财办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通知要求各地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科学方法,并结合实际创造性转化到“三农”工作实践之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关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意见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浙江20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为在有条件的地方有力有序有效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补齐中国式现代化短板,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广“千万工程”经验的重大意义 “千万工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载体,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千万工程”是农村发展理念变革、发展方式转换的生动体现,彰显了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伟力。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有利于推动“三农”领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环保、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完善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切实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省内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村面貌实现从“脏乱差”到“强富美”的沧桑巨变。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有利于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三)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力行动。“千万工程”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变为现实,打造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样板和典范,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成功方案。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有利于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生态农业、低碳乡村发展,推动建设美丽乡村,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四)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千万工程”积极呼应农民群众的期盼诉求,有力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树立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标杆。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有利于探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和阶段性任务,优化人力、物力、财力配置,循序渐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科学方法 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必须学深悟透其中蕴含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一)人民至上、共建共享。擘画实施“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为民情怀。在“千万工程”推进中,坚持“群众要什么、我们干什么,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判标准,引导群众自觉投入工程建设,共建共享美好家园。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想农民所想,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亿万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二)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千万工程”充分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深化,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可持续内生动力,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精彩蝶变。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乡村生态建设,用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千万工程”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坚持美村与富村并进、塑形和铸魂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强化系统观念,科学把握乡村振兴阶段性重点任务和推进时序,注重多目标平衡,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深度融合,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传统农区,结合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推进工作,标准有高有低、不搞整齐划一,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落实。新时代新征程,要科学把握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区域差异大的实际,根据各地乡村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区位特征、资源优势、文化传统等客观条件,分类明确建设重点,逐步拓展建设领域,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五)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千万工程”从实施之初就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构建科学规划、逐步扩容、投资建设、制度创新等一整套推进机制,形成领导挂帅、部门协同、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政策落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六)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千万工程”20年